温馨提示

【期货大家谈演讲实录】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中国期货市场已经编织了一张较为完善的服务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网

时间:2022-05-30 13:17

5月27日,期货经营机构产业服务模式创新主题讨论会暨首届产业服务联盟理事会在线上成功举行。产业服务联盟理事代表、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就“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企业模式和创新”进行了主题演讲。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期货经营机构的独特优势,助力企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服务国家稳经济大盘和保市场主体的宏观目标。

 
 
期货日报讯 5月27日,期货经营机构产业服务模式创新主题讨论会暨首届产业服务联盟理事会在线上成功举行。产业服务联盟理事代表、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就“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企业模式和创新”进行了主题演讲。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期货经营机构的独特优势,助力企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服务国家稳经济大盘和保市场主体的宏观目标。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首先预祝产业服务联盟首届理事会的成功召开。大家知道期货和衍生品法8月1号就要实施,这也将中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近几年,期货市场的成长也伴随着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企业能力的提升。所以,今天我就目前中国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企业形成的模式和创新方面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中国期货市场已经编织了一张较为完善的服务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网
 
期货市场通过3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体系。这个体系在期货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肯定。在市场独特、有效的运行体系基础上,各个交易所已经上市了90多个大宗商品的期货和期权品种,涉及到中国60多个产业链。大宗商品领域可以标准化且现货年消费量在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品种,基本都已经在期货市场上市了。
 
这么多品种通过市场良好的流动性为60多个产业链22万亿的大宗商品的产值进行风险管理。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的主要商品期货中,现在中国期货品种排名基本上都在全球前列。我们可以看到,全球排名靠前的农产品、金属、化工品合约现在很多都是中国交易所的品种。目前能源上榜的还较少,但是已经有一部分品种上榜。
 
从市场的参与主体来看,目前市场1.3万亿的客户资产中,机构法人的资金已经占到了75%,期货市场起到了价格发现和稳定整个市场价格的作用。在这个比例中,产业客户法人的占比目前还不大,在1.3万亿中,大概产业法人占到17.9%,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近两年,期货经营机构服务产业的综合服务能力也正在形成,期货公司形成了以经纪业务为基础,咨询、资产管理、基差贸易、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场外衍生品业务和做市商业务共同发展的“1+7”业态。“1+7”的业态中,为产业客户服务的风险管理业务可以总结为6种模式——中介型、咨询型、工具型、交易型、配置型和服务型的模式。
 
综合来看,完善的中国期货市场、完善的风险管理网,包括了有效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多元化的产品体系、良好的市场流动性体系以及机构为主的参与群体的体系,加上期货经营机构的服务,共同形成了整个中国期货市场的这张“网”。
 
二、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痛点
 
在近两年全球宏观经济复杂的环境下,中国期货市场为实体经济编织了这一张厚厚的风险管理网,兜住了来自来自于实体产业的风险,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实际上,这两年全球市场波动还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看到我们上市的这些品种相关的实体产业,虽然有的时候在价格上有系统性的风险,但是我们看实体产业都还是比较稳定。我想这和今天我们构建的这套风险管理体系还是有很大的关系。
 
实体企业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点还是非常多的。在管理过程中,企业在产业链环节可以细分成上游、仓储、贸易、加工、终端。比如,一般产业链的上游比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是相对稳定的,它面对的风险可能是在成品端价格的波动,面临的痛点就是成品端的销售价格如何管理。再比如像仓储企业,价格波动给仓储客户造成的风险可能传递到货权上,使得仓储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
 
产业在不同的环节面临的具体风险不一样,但价格风险是贯穿每个产业链各环节最主要的痛点。企业对于期货市场的主要需求是要管理好价格,企业对衍生品的需求其实非常巨大。但是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为什么在目前整个1.3万亿的客户资产中,只有不到18%的企业在参与。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们市场上供应的产品往往是标准品,与企业需求不是完全吻合。像期货、场内期权都是标准品,与现货之间还存在基差,例如期现基差、品种基差、品质基差、地区基差等。
 
要管理好基差风险,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可能大受影响。所以,企业有价格管理的痛点,但要完全用标准化的工具来解决,可能中间还有一个专业的适应能力问题。而这就是我们期货市场这些年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企业的经营一般都是有杠杆的,往往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时候,由于资金流动性的问题,企业杠杆的断裂就会出现上游或者下游的违约。这些年我们也看到太多这样的案例,比如说2011年上海的钢贸事件,2020年部分化工产业贸易商的违约,都是在价格大幅波动的时候企业经营杠杆断裂导致产生违约。当一批企业产生违约时,就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所以每一家实体企业乃至到整个产业链都面临着这样的风险管理需求。
 
三、实体企业风险管理轨迹
 
这些年实体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强,风险管理的模式也不断升级。总结这几年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轨迹,我总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也有三个阶段,在1.0阶段,企业往往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战略管理,这个阶段是只看不做,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趋势,来辅助企业的战略决策。
 
如果一个产业链的正向周期可能加大投资,产业链的负向周期可能减少库存、减少投资,那么当企业对市场的价格波动及期货市场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以后,可能会进入到第二步进行定价管理。无论是原材料的采购或者产成品的销售,可能用期货的价格做为基准价,或者是参考定价进行销售,继而有一部分企业会参与套期保值,但是在这个阶段的套期保值还都是比较传统的,大多为一单对一单严格的头寸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些套期保值。
 
这个阶段,企业利用的衍生品市场工具往往是期货交易所的上市品种,企业在套期保值的应用上就更加灵活一些了。比如开始出现了基差贸易。现在90多个品种,我估计有一半以上的品种在实体产业链的现货贸易都已经采用基差定价了。基差贸易把市场方向性的风险转变成了基差风险,大大降低了企业在采购销售过程中的方向性风险。
 
同时。企业也开始科学的管理企业中的敞口,不一定是完全对等的对冲,而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进行一定的敞口管理。价格风险管理好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自然就上去了。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到出现了一些快速成长的贸易型企业,发展的非常好、非常快,慢慢的他们也成为了服务产业链上下游比较核心的贸易商,或者是大宗商品交易商。
 
随着近几年期货经营机构风险管理工具的不断创新,企业的风险管理也进入到3.0阶段,特别是随着场外衍生品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出现了含权贸易模式,或在某个时间阶段内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把企业面临风险进行切片切分,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好的收益。这个时候,它的风险管理工具不仅有期货、期权,还有场外的互换、期权等等工具的使用。
 
这个阶段,企业的工具已经不再是一条腿或者两条腿走路,而是期货、期权、基差、现货4条“腿”走路,把这4条“腿”进行融合,综合利用衍生品,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
 
当然,进入3.0阶段、这么做的企业目前还是非常少的。现在,很多期货公司以及风险管理子公司所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很多企业追求的在3.0阶段做的事情。期货公司和风险管理子公司对风险管理的使用和应用服务于现货的产业链和现货的企业。
 
四、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企业模式和创新
 
期货经营机构的风险管理已经从过去的简单的代理型期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开始转型为参与服务型的风险管理业务模式。如果用简单的语言来总结,就是风险管理的需求者和风险管理服务提供者的分离。以前期货公司的经营模式是首先通过投资者教育,教会投资者利用期货市场来套期保值,期货公司只提供通道服务和咨询服务,但是往往这个阶段的效果很难达到预期。
 
主要的原因就我刚才讲的,企业用衍生品市场是有鸿沟的,但是现在期货公司的服务不一定是非要把投资者教好以后让投资者自己来做,而是可以通过风险管理业务切入到企业的风险管理的产业链当中去。
 
比如说客户以前他要提前订一批原材料时,由风险管理子公司来帮助客户提供上游的原材料,风险管理公司提供给企业的是经过风险管理以后的价格,使企业达到了风险进场人不进场的效果。
 
期货公司的作用从以往的辅助角色转变为衍生品和服务的提供主体。我想这就是期货公司这两年在风险管理服务上最大的变化。期货公司的服务为实体企业构建了一道又宽又长的护城河。
 
这个护城河可以达到4个目的,就是2个延长,3个管理,1个融合,1个创新。两个延长就是时间延长、价格延长。我们可以把未来的价格放在今天来管理,我们也可以把今天的价格定在未来的时间。三个管理,即通过价格风险管理、贸易定价管理,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管理。
 
期货公司还可以联合银行、券商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各类物流仓储平台型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业务融合。例如,去年中期协也非常鼓励我们的子公司开展仓储业务,通过这些融合,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有质量保证的物流和仓储的服务,进而推动一个创新,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说,现在的“保险+期货”、大宗商品相关的含权贸易等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业内快速的发展起来。
 
我再介绍一下就这几年期货公司6种为产业服务的风险管理模式。
 
一是中介型的风险管理服务。这是期货公司提供的通道型的业务。但现在的通道型业务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说在交易环节、清算环节、交割环节,可能都需要期货公司做的更加专业和个性化,才能满足实体企业的需求。
 
二是咨询型的风险管理业务。虽然目前期货经营机构在这类业务规模还不大,但是我个人认为,在期货和衍生品法推出以后,行业在咨询业务上的空间非常大,也建议整个行业对这个业务深入研究,特别是有一些规则性的制度体系,也要进行研究、探讨是不是要进一步的修改。
 
三是工具型的风险管理业务。现在大部分的期货公司以及子公司开展的非常不错,主要是帮助企业利用各种工具做组合,为企业做产品设计。这个产品的设计要求期货公司不仅仅要有强大的产品设计部门,也要和我们的销售队伍有很好的默契,销售队伍可以很专业的把我们的产品设计输送到我们的企业中。产品设计部门还要和期货公司的研发部门有很好的沟通,能够把握大宗商品今后的波动、由供求关系的改变所产生的一些波动率的变化和趋势等等,体现在这个产品设计之中。如何使我们这个产品设计的更加科学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四是交易型的风险管理业务。有一部分风险管理公司做得很好,由于它对基差使用的好,能给上下游提供更好的价格,继而实现上下游的更多的服务,使它从交易型的风险管理服务向服务型的风险管理服务转变。
 
五是配置型的风险管理服务。通过持有衍生品或者是现货头寸,进行敞口管理,择时进行收益变现,这可能是一种目前业内目前还比较少的模式,也是一种投行型的做法。这类业务主要和期货经营机构本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的抵抗能力相关。预计随着期货公司的资本实力的增强,这一类业务可能也会逐步的增加。
 
六是服务型的风险管理业务。把现在市场上已经可以提供的标准的管理工具以及场外的管理工具,包括大宗商品的融资业务、基差业务、含权贸易等等组合起来,形成一揽子服务提供给产业客户。
 
我们看到,目前行业内有一些风险管理子公司在某一类大宗商品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链中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当大宗商品供过于求,它可能已经承担起了储备的作用,在供不应求时,起到保供稳价的作用。利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服务于上下游企业。这对机构资本金、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体系的运作,合规的运作,风控体系的运作,包括上下游积累的客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是一个综合性的衍生品服务体系的锻造。
 
期货公司通过6个层面的风险管理服务形成了“五流合一”的大宗商品风险管理综合服务体系。所谓五流就是价格流、工具流、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形成期货经营机构的大宗商品风险管理综合服务体系。
 
这些业务体系的锻造,将使得今天的期货经营机构成为今后中国期货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因为现在无论是期货公司所经营的期货资管业务,还是工具型的场外业务,还是主动交易型的期限和基差业务,还是融资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还是包括流动性提供的做市商业务。这些业务的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求具备主动交易能力、主动风控能力和充裕自有资金才能形成的业务。所以说,期货经营机构随着服务产业能力的提升,一定会成为期货市场,甚至未来大宗市场的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在服务实体产业为基础的这种大的政策环境推动下,我觉得期货经营机构今后还有一个方向是整合现货产业链资源,重构现货产业链的商业模式。我们看到,这两年,在现货产业链原来经常出现的一些在价格大幅波动的时候某一个链条违约的情况由于期货公司的介入而在减少,而且和期货经营机构所进行交易合作的目前几乎没有看到有违约的。
 
随着今后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能力的不断扩张,今后如果对风险管理子公司一些持仓这些限制能够进一步的打开,进一步激发我们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业务能力,现货层面就会形成一股新鲜的、健康的、专业的潮流,推动我们的现货产业链更加平稳的运营,也就能更好地发挥中国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期货经营机构也将成为中国期货市场重要的研究咨询机构。随着我们的经纪业务的扩容,期货公司所服务的客户层面越来越广,所涉及的产业链越来越多,所以说,我们对中国的产业情况也会是最了解的。
 
而且,期货公司的上市品种研究覆盖有60多个产业,我们的资管也可以从市场结构平衡表我们来观察市场,风险子公司可以从现货从月间基差、地区基差来观察市场,这些业务使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市场。综合衍生品业务的形成将会进一步加强中国期货公司期货经营机构的研究能力。
 
五、《期货和衍生品法》为风险管理带来的新机遇
 
《期货和衍生品法》将为期货经营机构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法律对整个市场功能进行了扩展,在过去的发现价格、管理风险的基础上增加了配置资源,这有利于更具规模的机构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
 
其次,第二个机遇就在于场内和场外今后会并驾齐驱的发展。产内市场实行注册制后,品种上市将会更加市场化,场外明确了净额结算,这些都将促进我们和国际市场的接轨。同时,期货法对套期保值给出了比较新的定义,比如说对于持有的,资产和负债基本吻合的期货交易和衍生品交易的活动,这也是非常有利于套保企业的进入,以及多元化资金流的引入。
 
此前,国债质押业务为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增量,今后股票基金份额,标准仓单这些流动性强的有价证券如果可以冲抵保证金,将带来整个市场更新一步的扩容。在整个市场扩容的局面下,期货公司的经营范围也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想这些对于扩展我们的风险管理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这几年期货经营机构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也总结出很多商业模式,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贡献。
 
同时,整个环境也非常有利于中国期货市场今后的发展。但作为期货经营机构来说,我觉得自身的风险管理还是要引起重视。期货经营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要先于业务能力。期货经营机构在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时,同时自身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从内部看,有套保头寸的规模、基差敞口、β值的使用、产品设计和执行等。从外部看,有交易对手方、仓库、仓单质量、运输环节、资金划转、市场流动性、政策税收等等,包括存在于整个运作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期货经营机构要为产业链服务好,首先要控制好自身的风险。
 
对于如何打造一个适合于风险管理服务的期货经营机构的组织架构,我觉得核心就是要以产业客户为中心,设计成一个非营销型的机构,而是一个产品设计型、价值提供型、赋能型的期货产业的风险管理服务公司。
 
今天,我用短短的50分钟和大家交流这些内容,我想中国期货市场已经进入了高质量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实体经济服务为抓手,期货公司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这儿,谢谢。
网站对话
live chat
客服软件
live chat
新湖期货官方APP新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