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粮食进口大幅增加不会成为“新常态”

时间:2015-09-02 09:01

2012年以来,我国粮食尤其是大米进口量大幅增加,同时国内稻谷增产、库存高企,对国内大米市场形成双重挤压。

针对近期“我国应放开粮食进口,让市场自己调节进出口”的论调,笔者认为,我国主粮政策仍应坚守底线;目标价格是我国粮价形成机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但不可急于求成。同时,有必要对当前情况采取阶段性、针对性措施。

国内外价差主导进口数量

2012年以来,我国粮食尤其是大米进口量持续维持较高水平,2014年进口大米达到258万吨,全年我国净进口谷物1880万吨。

通过比较发现,2010年之前几年我国大米进口到岸成本高于广东地区粳米批发价格,2011年开始出现逆转,近两年幅度有所加大,目前大米进口成本每吨低于广东大米千元以上。

经过测算,国内外市场价差与我国进口数量高度相关,且前者具有引导性,即近几年我国以大米为主的粮食进口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国际大米进口成本持续低于国内价格。

国际粮价已进入上升周期

最近几年,我国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对国内大米价格产生了底部支撑,但这一政策并不仅在我国实行,泰国、越南政府对稻谷实施价格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其实质和立足点与我国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一致的。可以说,全球大米市场是在全球普遍托市基础下的市场化运行,各国的托市价基本上也是根据供求关系来制定的。从长远来看,供求关系仍然主导全球各国大米价格的变化。

从长期来看,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包括大米在内的粮食价格走势总体是一致的,大约10年为一个周期,国内、国际市场价格的高低转换也是8~10年出现一次。

目前,国际粮价已经有所反弹,根据当前全球粮食产需形势,以及粮价周期波动的特点,笔者的判断是,目前国际粮价已经进入周期上升的初期,近一两年会缓慢上涨,3年后涨幅会比较大,并会明显高于我国市场涨幅。2017年左右,国际粮价水平将会高于国内市场,届时各国将实行类似于2006、2007年以控制出口为主的粮食贸易政策。

我国主粮政策应坚守底线

针对农业领域的“三增现象”,个别学者和媒体刊文提出“粮食安全是谬论”,“应大胆放开国内进口市场”,“高价补贴政策导致了我国粮价高企和种种浪费”等观点,对此应引起警惕。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增加粮食的供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

大量进口粮食对我国并不现实,粮食尤其是主粮应作为战略性物资生产、储备,这点不能因为短期财政支出增加而发生动摇,不能因为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而改变18亿亩耕地红线。

如果肆意放任大米等粮食进口,必然导致国内土地荒废,整个粮食生产停滞,粮食市场受控于人,那么离美国世界观察所LesterBrown先生1994年断言的“中国能饿死世界”也就不远了。因此,正如我国著名粮食问题专家丁声俊所言,当前“决不可放松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将粮食安全作为底线坚守。

目标价格改革不可急于求成

首先,我国目标价格制度的自然基础与欧美并不相同,美国、欧盟成片的土地导致其实行目标价格的成本较低;其二,我国地域广,南北差距大,存在着目标价格确定难、补贴依据确定难等实际问题;其三,实行目标价格后,国内粮食价格的波动幅度、进出口数量和频率都会加大加快,也是对国家管控能力的考验;最后,实行目标价格还需考虑今后如果遇到丰收年景,多余粮食的收购和储存等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研究透彻之前,照搬别国政策、操之过急最终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

必须在深刻总结棉花、大豆目标价格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方案,待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机制基本捋顺,并取得明显成效后,再推行到粮食品种上,而且在三大品种中,应先考虑推行玉米。从长期来看,我国还需建立科学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

有必要采取阶段性针对性措施

针对双重挤压还可能持续两年左右的情况,有必要通过其他政策进行临时管控。一方面,通过海关等手段控制大米进口数量;其次,采取粮食深加工等阶段性综合配套措施消化质量较差的粮食库存,将“高数量”库存转变为“高质量”库存。临时性政策应把握“度”,还要注意灵活性,应吸取国外失败的经验教训。

网站对话
live chat
客服软件
live chat
新湖期货官方APP新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