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缺位创新业务误入歧途 券商一哥的罪与罚
时间:2015-09-21 08:55
在从“麦子店高盛”通往“中国高盛”的征途上,中信证券重重地摔了一跤。
为什么想要做高盛?8万亿元和183万亿元,这两个数字分别是截止到今年6月底国内125家证券公司和同期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规模。知耻而后勇,这两个悬殊的数字一直是券商从业者奋发拼搏的动力,特别是在十八大报告之后,中央多次强调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突出作用之后,券商不禁自喜,行业的春天来了。
然而在春花烂漫之间,券商却不幸迷失了方向,歧途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孱弱与中国股市的疯狂,一面是还在斟酌修改的新《证券法》,另一面是沪深市值一年飙升40万亿元;耐不住寂寞的券商纷纷将二级市场加杠杆作为业务创新的首选,当风险累积到无以复加的时候,股市轰然坍塌。
9月1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对记者表示,证监会持续对违法减持和短线交易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日前已经完成第二批19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持股5%以上股东违法减持类案件的初步工作。其中违法超比例减持金额最高9.57亿元,违法减持比例最高达7.81%。此外,证监会拟对5起操纵市场案件进行处罚,其中包括青岛东海恒信涉嫌操纵180ETF,另外4起案件均为自然人涉案,上述5起案件已进入告知程序。
祸首并非中信证券
9月15日,当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等人再次被警方带走之后,仍旧没有人敢断言,中信证券的风波会就此终结。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警方带走了11名核心管理人员协助调查,关于公司的各种传言四起,而处于风暴核心的中信证券,至今仍旧无法接受媒体的采访。
从目前中信证券仅有的官方正式表态中,可以窥见麦子店街那座红褐色大楼里的紧张情绪,“公司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认真查找各项业务尤其是创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思,严肃整改。”
在一家券商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看来,多数券商内部的风控部门都没有业务部门风光,“可以说将来一家券商的风险管理能做到多大,他们的业务规模就能做到多大。”
能够在9月底完成整改的仅仅是显性的问题,而需要券商花费更多时间反思的是行业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股票供给与需求之间长期失衡,处于供给端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并未完善,《证券法》修改和注册制悬而未决,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甚至还只是“十三五”的目标;而此时的二级市场上已经开始狂欢,作为风险把关人的券商不但疏于管理,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得不到有效地恪守,一些在创新业务上激进的券商甚至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优势渔利其中,进一步加剧了二级市场的风险。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赚取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只增长了10.2%,但是同期仅半年的时间这些上市公司的市值却增长了73%,股市泡沫之下,23家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赚取的净利润同比暴增了346%。
这其中,融资融券业务也是被市场诟病最多的。从表面上来看所有券商在融资融券上的风险似乎都是可控的,但是个体安全并不等于宏观安全,融资规模增长过快,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市场根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提供如此大的流动性去承接这些平仓的抛单,从而造成系统危机。如今,原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也违纪被查,前证监会主席在任上倡导的券商创新可能面临搁浅。
当股市发生流动性危机之后,紧急聚拢的21家券商围坐在证监会会议室探讨应对之策,作为中信证券董事长的王东明率先附和了证监会的提议,由各家券商按照净资产15%出资,注资证金公司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王东明都已经同意了,其他券商一把手也只能认可,因为大家都知道,“救市就是在救自己”。
然而,股市的危机已经冰冻三尺,那仅有的1280亿元并未在上证综指4500点时挽救这个市场,不得已,央行最终只能出面提供数额更大的流动性支持。
创新业务的反思
券商需要反思创新与风控,而监管层同样在反思鼓励创新下如何平衡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
2014年5月,证监会主席肖钢第二次缺席当年的券商创新大会,但是,当时肖钢就对券商创新提出了三条意见: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要坚持服务社会财富管理的需要,创新也要防范风险。
从出席大会的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的一段话中,或许可以看出当时监管层已经开始注意到券商创新业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实体经济现在资金的需求很旺盛,然而资金却并没有进入实体,而是在金融系统里自我膨胀、自娱自乐,机构们看似有不菲的收益,却只是昙花一现。”
2014年7月份,随着股市的启动,券商融资业务急剧攀升,监管层此时已经意识到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四季度的时候对45家券商的融资类业务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对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3家券商进行了处罚,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责令整改。
然而按下葫芦浮起瓢,在券商对两融客户进行了整顿清理之后,面向中小散户融资需求的场外配资开始滋生,其通过技术手段将一个证券账户分配给多个散户,巧妙地避开了监管层设置的“融资融券账户资产不得少于50万元”的门槛,而券商出于自身利益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两融账户是如此,股指期货账户亦是如此,一些没有任何股指期货投资经验的散户,通过网络配资的形式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其通道恰恰是借助了券商的创新IB业务。
一个是融资做多现货市场,一个是融资做空期货市场,让A股在“杠杆牛”之后转眼又遇到了“杠杆熊”,监管层震怒了,直接对客户审查不严的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和方正证券立案调查。
作为金融机构的券商,其盈利的核心就是加杠杆,特别是在从通道型向交易型转型的过程中,看到海外投行高达15倍的杠杆水平,而国内券商的杠杆水平不过3倍,让券商行业更加坚定了这一方向。
然而,当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善,投融资通道问题重重,此时券商在二级市场上的所谓业务创新,更多的是集中在标准化产品的竞争上,券商的专业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在一些市场分析人士看来,这些加杠杆式的业务创新无疑是“伪创新”。
剩下的问题就是,今年的券商创新大会什么时候开,该怎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