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转载)郑州商品交易所绿色发展(2021—2024年)白皮书

时间:2025-02-19 11:13

郑商发〔2025〕45号

 

前言

“十四五”以来,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国证监会党委工作部署,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制定出台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工作的各个领域与环节,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期货力量。

为全面介绍郑商所绿色发展实践与成效,分享郑商所绿色发展经验,特发布本白皮书。

一、拓展品种创新领域,丰富绿色产品供给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郑商所紧跟新经济风险管理需求,积极研发绿色期货品种工具,为绿色产业提供远期价格信号和套期保值工具。联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布气温指数,并将持续研究实体产业需要、涵盖更多地区和类型的天气指数,健全天气风险管理体系,助力新能源产业通过市场化手段转移风险,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受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委托,编制光伏组件现货价格指数,填补国内权威价格指数缺失的空白。上市对二甲苯(PX)、烧碱、纯碱、瓶片等期权工具,目前已有期货品种26个、期权工具19个,实现了已上市活跃期货品种的期权全覆盖,为聚酯、煤化工、盐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以及光伏玻璃等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序推进绿色品种研发梯队构建,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等全方位合作,通过课题、研讨、调研等方式探索服务产业低碳转型的期货方案,夯实绿色品种研发基础。

二、深化品种功能发挥,有效助力产业绿色升级

(一)推进交割标的节能减碳转型

郑商所主动响应油脂加工行业“适度加工,减少过度精炼”的倡导,顺应产业绿色转型和现货市场发展趋势,根据新版菜油国家标准(GB/T1536-2021),适当放宽菜油入出库质量要求,引导降低菜油交割品在脱色、脱酸、脱臭等环节能耗,减少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原料浪费。交割细则修改以来,截至2024年底,菜油期货累计生成仓单约101万张,累计交割量达到34.76万吨。当前,国内菜油现货贸易中已有60%以上采用基差点价方式进行,菜油期货已成为国内外菜系产业链参与主体现货贸易的定价依据,有效引导行业节能降耗。

(二)优化先进产能交割布局

纯碱是光伏玻璃的重要原材料,且价格波动较大;光伏玻璃生产线具有不间断生产的特点,纯碱的稳定供应和成本控制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为更好地满足光伏玻璃企业生产及风险管理需求,郑商所将纯碱交割库扩展至安徽、河南、山东、天津、江苏等光伏玻璃主产区,便利当地企业通过期货交割补充采购、稳定经营,助力光伏组件的稳定供给。目前,纯碱期货交割库数量已从上市之初的12家增加至32家,期货交割服务可覆盖74%的光伏玻璃产能;全球排名前十的光伏玻璃企业中有7家(产能合计占全球70%以上)已建立期货采购渠道。

(三)持续提升品种运行质量

能源、金属、化工等大宗商品相关行业绿色转型压力较大,持续面临政策调整、技术创新、市场偏好变动等多重挑战,避险需求增加。郑商所不断优化制度合约规则,促进品种功能有效发挥,为产业企业提供套期保值、场外衍生品、供应链金融等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助力高耗能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平稳转型。在铁合金等品种上推出月均结算价,方便企业月度经营和采购定价;开展玻璃、纯碱等期货连续活跃工作,满足产业企业连续性的风险管理需求;在全部期货品种上引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厂库仓单担保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等。截至2023年底,PTA、短纤、铁合金、纯碱等品种功能评级均提升至A级,多数品种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较好承担企业绿色发展中的风险管理需求,助力增强行业韧性。

三、加强绿色市场服务,大力推广绿色发展理念

(一)为现货产业提供绿色产品标准

郑商所充分利用期货标准的统一性和规范化优势,积极服务煤化工、盐化工等已上市品种产业链绿色产品标准供给,为绿色低碳产品认证、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与铁合金工业协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研发团体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铁合金》《低碳产品评价方法与要求 铁合金产品》,与氮肥工业协会联合编制《绿色甲醇分级标准》《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为行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评价工作、树立绿色标杆提供依据。目前已有多家铁合金龙头生产企业根据标准申请绿色认证;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对取得绿色产品认证的铁合金企业进行奖补,进一步激励行业绿色发展积极性。与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联合编制《晶硅光伏组件用材料 第4部分:玻璃标准尺寸》,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联合编制《光伏组件用玻璃 第1部分:前板减反射膜玻璃》《光伏组件用玻璃 第2部分:双玻组件背板增反射镀层玻璃》,形成光伏玻璃尺寸规格、质量要求统一规范,提高了光伏玻璃生产和流通效率,以标准提升引导和助力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服务模式吸引更多企业参与

郑商所为吸引更多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加快绿色转型,秉持“市场优先”理念,开展系统性市场培育活动,深化产业服务。连续两年开展“期货服务绿色发展”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5期49场活动,涉及基础化工、油脂油料、建材、冶金等行业,以纯碱、铁合金、菜籽油等品种为抓手,为产业绿色转型、风险管理提供指导,中国矿产、云图控股、东方盛虹等龙头企业广泛参与,并得到行业协会的积极支持和认可。开展铁合金期货“绿色助企”专项试点,鼓励绿色产品认证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鼓励绿色产品进入交割,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创新模式。

四、推行绿色低碳运营,主动响应“双碳”要求

(一)构建碳排放监测统计体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碳排放双控”能力建设的要求、积极适应降碳减排的行业发展趋势,郑商所主动开展碳排放监测统计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基础。围绕郑商所物业,覆盖办公建筑、机房设备、日常办公等排放领域,针对锅炉系统、自有燃油车辆、用电、用暖、用水、商务差旅、用纸等7类排放源,建立碳排放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开展碳排放监测统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碳排放监测统计体系建设,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基础。据测算,2023年郑商所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2%,其中消耗的电/暖等外购能源为主要碳排放源、占比约95%。

(二)推进IT基础设施节能改造

郑商所技术中心是郑商所交易主中心,也是行业机构的系统托管中心,能耗较高,是碳减排的重点领域。郑商所在保障技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围绕节能、降碳、高效、再利用等路径,多渠道提升技术中心能源使用效率。扩大绿色设备使用范围,选用新型高频模块化UPS(不间断电源)机型提高供电效率、降低设备电力损耗;普及精密空调群控技术,提升空调能效;有序升级更新老旧设备,提升机房设备能效。经过对IT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改造,技术中心每年能够节省电量约28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420吨,PUE(电能使用效率)值进一步优化,2023年在境内期货交易所中首家通过国际权威机构的数据中心运维认证(Uptime M&O)。

(三)加强绿色运营机制建设

郑商所积极响应号召,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的各环节,引导员工积极主动将绿色低碳与业务发展有机结合。提高业务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上线结算单据电子印章功能,促进业务办理过程绿色低碳;上线电子函证业务,函证工作时长缩短至一个工作日内,节省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获得市场参与机构和审计机构的一致好评。有序开展节能改造,建设水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用水数据的准确统计和精准分析;探索进行光伏发电试点工作,竣工以来实现发电量5100千瓦时;推进照明系统和供暖系统节能,优化办公建筑能源使用效率。健全绿色采购机制,明确“应当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等采购原则,推进电子化采购和线上评审,完成集采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采购全流程数字化。促进内部绿色办公建设,推动制定绿色办公管理制度,大力倡导视频会议和远程协作,持续规范办公用品、办公耗材管理,压减会议用品消耗,开展反食品浪费自查自评等。

(四)培育绿色发展文化

郑商所在内部培育倡导绿色文化,通过多种形式树立和传播绿色发展形象。在重要资政平台和知名媒体栏目上以绿色低碳为主题加大宣传,围绕期货市场服务棉花、甲醇、尿素、聚酯产业及绿色发展主题在期货日报发布“高质量发展中的期货力量”系列报道,组织新华社、新浪等媒体记者围绕“铁合金期货服务中小企业、助力绿色发展”主题开展调研宣传等。举办“‘瓶’安未来 绿色同行”主题回收活动,定期回收饮料瓶售卖并捐赠,培养员工支持绿色环保、循环发展的行为习惯。加大绿色办公宣传力度,张贴节能降耗提示标识引导员工践行绿色办公理念,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开展常态化节能降耗知识宣传,倡导员工使用非机动车或公共交通出勤,营造全员参与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到2030年,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郑商所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创新产品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市场功能,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网站对话
live chat
客服软件
live chat
新湖期货官方APP新湖宝